居家安全 健康樂齡
面對老人跌倒傷害的正確觀念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;除了政策上的因應,生活環境的硬體設備也應該與時俱進! 擁有獨立行動的能力使人感受到追求幸福的可能,因此微笑扶物聚焦在扶手輔具的改良設計,拉近扶手輔具與日常生活的距離,希望讓更多空間擁有令人會心一笑的貼心服務。
高齡化社會來臨,銀髮族健康安全議題愈來愈受到重視,
然而我們觀察現況,發現許多住宅及商業空間仍未設置無障礙扶手。
設置扶手是對長輩的關心, 除了為長輩的安全著想,也應該重視情感的關懷。
無障礙廁所的扶手設計使用起來並不舒適,造型上缺乏美感使人心生隔閡,欠缺對使用者使用體驗的考量。
透過改善廁所扶手設計,從使用者經驗的角度出發,讓扶手不再是冰冷的工具,更融入日常生活空間,使更多居住、公共空間擁有令人會心一笑的貼心服務。
根據美國的統計,跌倒是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,台灣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。綜合國內外的研究結果,每年老人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5~40%,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。
WHAT WE NEED in the future?
2025年,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人口總數20%
進入超高齡社會
五分之一的人有需求
我們的生活環境不需要有所改變嗎?
2016年,政策的未來規劃
開始推動長照2.0
CHANGE IN POLICY
從支持家庭、居家、社區到機構式,建構一套普及的社區照顧服務體系,服務種類多元與連續,實現在地老化的目標。
在地老化:ABC三級機構整合照護服務
放寬輔具補助: 申請服務對象擴大
65歲以上老人
55歲以上山地或平地原民
50歲以上失智者
任何年齡身心障礙者
那環境上的改變呢?
WHY NOT change in surrounding?
住宅、商業場所未加裝扶手的普遍原因
空間不足
一般扶手以兩到三件為一套
佔用空間大
扶手造型無法融入環境
工具性的設計
忽略使用者的情感體驗
防跌觀念不足
老人防跌應該預防勝於治療
避免一次跌倒意外的發生造成永久性的傷害
OUR WORKS
面對老人跌倒的傷害,是預防勝於治療
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微笑扶物,拉近扶手輔具與日常生活的距離
擁有獨立行動的能力使人感受到追求幸福的可能
「微笑扶物」希望成為生活中會心一笑的溫暖扶持